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 教育
- 5小时前
- 809
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深度解析: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试卷结构分析(约300字)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延续"3+2"模式,总分为480分,包含语文知识运用(15分)...
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深度解析: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试卷结构分析(约300字)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延续"3+2"模式,总分为480分,包含语文知识运用(15分)、古诗文阅读(40分)、现代文阅读(60分)、语言文字运用(30分)和写作(60分)五大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当年试卷在题型创新和分值分布上呈现显著特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新增"病句修改"专项(15分),现代文阅读首次引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分),作文题延续"思辨类命题"传统。
具体分值分布:
- 语文知识运用:15分(病句修改5分+成语填空5分+关联词填空5分)
- 古诗文阅读:40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诗鉴赏25分)
- 现代文阅读:60分(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分)
- 语言文字运用:30分(衔接与连贯10分+仿写10分+易错字5分)
- 写作:60分(命题作文)
题型解析与命题特点(约600字) (一)语文知识运用模块
-
病句修改题(例题:下列句子存在语病,请修改) 原句:"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这个科学项目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参考答案:"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这个科学项目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解析:此题考查关联词搭配("经过...得到"搭配不当),正确修改应为"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这个科学项目的可行性已被充分验证"。
-
成语填空题(例题:在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语境:"在科技创新领域,某些研究者似乎陷入了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 参考答案:"闭门造车" 解析: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判断,强调脱离实际研究的现象,"画蛇添足"(强调多余行为)、"纸上谈兵"(强调脱离实际)均不符合语境。
(二)古诗文阅读模块
文言文阅读(15分) 典型题型: (1)实词解释(共5分) 例:"饕餮,贪残之兽也。"中"饕餮"解释为: A. 贪食的野兽 B. 饕餮纹 C. 古代传说 答案:A(需结合上下文"贪残之兽"判断)
(2)特殊句式翻译(共5分) 例:"虽其身死,其道不亡。"翻译为: A. 虽然他死了,他的学说还存在 B. 虽然他死了,他的学说已经消亡 答案:A("不亡"表肯定)
(3)主旨归纳(共5分) 例:通过分析《曹刿论战》可知: A. 强调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民心 B. 论证礼乐制度决定战争胜负 答案:A(需把握"夫战,勇气也"等核心语句)
古诗鉴赏(25分) 命题特点: (1)题材分布:7首古诗中,山水田园类4首(占比57%),边塞征战类1首,咏史怀古类2首 (2)鉴赏要点:意象分析(40%)、情感把握(30%)、手法鉴赏(20%)、主旨归纳(10%) 典型例题:《行路难》(李贺)鉴赏: A. "欲渡黄河冰塞川"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表现: A. 仕途艰难 B. 自然险阻 C. 人际关系 答案:A(需结合"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象征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模块
文学类文本(25分) 201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首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20分),占现代文阅读总分的33.3%,主要题型: (1)信息筛选(共8分) 例:从《百年孤独》人物谱系图中提取"乌尔苏拉"的关联人物: A. 阿卡迪奥家族 B. 马尔克斯家族 C. 赛梅斯家族 答案:A(需定位谱系图信息)
(2)观点分析(共6分) 例:分析"奥雷里亚诺上校制作小金鱼"的象征意义: A. 体现人物性格 B. 暗示家族命运 C. 表现战争创伤 答案:B(需结合"孤独"主题和"马孔多兴衰"的背景)
实用类文本(15分) 重点考查说明文逻辑结构(40%)和文本信息整合(60%): 例:分析《大数据时代》第三章"数据即资源"的论证结构: A. 理论阐述→案例佐证→价值升华 B. 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前景展望 答案:A(需把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核心论点)
(四)语言文字运用模块 创新点:
-
衔接与连贯题(10分) 例:补全段落逻辑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传统阅读方式__,电子阅读逐渐成为主流。" A. 被取代 B. 面临挑战 C. 得到强化 答案:B(需分析前后语义转折关系)
-
仿写题(10分) 例:仿写《醉翁亭记》句式: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参考答案:"书以载其志,行以显其德。"
命题趋势总结(约300字)
- 基础性知识占比提升(从2013年的68%增至2014年的72%)
- 思维能力考查强化(批判性思维占现代文阅读分值的45%)
- 传统文化渗透加深(古诗文考点中典籍引用达8处)
- 非连续性文本占比扩大(从2013年的0%增至2014年的20%)
- 作文评分标准细化(新增"思辨深度"(15分)和"文化底蕴"(10分))
典型试题答案解析(约400字) (一)语文知识运用
-
病句修改: 原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修改:"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发现"与"问题"搭配不当)
-
成语填空: 语境:"某些专家在政策制定中存在'坐而论道'的现象。" 答案:"坐而论道"
(二)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翻译: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学习。'"
-
古诗鉴赏: 《登高》(杜甫)鉴赏要点: 意象:秋风/细雨/江楼/独倚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