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湘潭一中高考喜报,湘潭一中高考喜报2024

湘潭一中高考喜报,湘潭一中高考喜报2024

2023届毕业生以卓越成绩书写育人新篇章【导语】在2023年高考放榜之际,湘潭第一中学以"一本上线率98.7%""重点大学录取人数突破600人"的亮眼成绩单,再次向全省...

2023届毕业生以卓越成绩书写育人新篇章

【导语】在2023年高考放榜之际,湘潭第一中学以"一本上线率98.7%""重点大学录取人数突破600人"的亮眼成绩单,再次向全省教育界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正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在新时代高考改革浪潮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百年积淀铸就教育丰碑 始建于1922年的湘潭一中,历经百年沧桑始终稳居湖南基础教育第一方阵,校园内"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碑历经风雨依然熠熠生辉,见证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足迹,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智慧校园升级工程,建成全省首个"AI+教育"融合示范基地,配备智能教学实验室12间、虚拟仿真实验室3个,实现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课程数字化率达100%。

在传承与创新中,学校构建起"三维六翼"育人体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轴心,串联起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国际视野六大培养模块,2023届毕业生中,既有获得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的科技创新团队,也有在巴黎国际艺术双年展获奖的美术特长生,更涌现出连续三年稳居全省高考文综前三名的"清北双料种子选手"。

教学创新激发奋进动能 (一)分层教学实现精准赋能 学校首创"钻石切割"教学模型,将学生划分为学术型、特长型、基础型三个培养层级,针对学术型学生实施"清北直通车计划",配备由清北毕业生组成的导师团,开发《学科思维进阶课程》;为特长型学生开设"非遗传承人培养基地",已孵化出湘剧传承人、湘绣大师等1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针对基础型学生推出"筑基工程",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知识盲区,2023届学生平均提分达42.6分。

(二)智慧教育重塑课堂生态 在智慧教室中,教师正通过"学情驾驶舱"实时监测200余名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这套由学校自主研发的教学系统,能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图,2023年上学期累计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包12.8万份,特别在英语学科,AI口语测评系统已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反馈,帮助考生雅思、托福平均提分达0.8分。

(三)五育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建成全省首个"校园微生态实践园",学生团队研发的"无土栽培智能系统"已获得国家专利,体育组创新推出"体教融合2.0"模式,将体能训练与心理疏导相结合,2023年高考体检中,学生体质优良率同比提升15%,艺术教育方面,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建的"湘韵民乐传承中心",培养出全国民族器乐大赛金奖选手3人。

特色课程彰显育人温度 (一)《大国工程》校本课程 由 School of Engineering (工程与创新中心)设计的"大国工程"系列课程,带领学生走进中车株洲所、湘钢集团等20余家国家级企业,2023届毕业生张子涵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特等奖,相关技术已应用于长沙地铁5号线运维。

(二)《非遗里的中国》文化课程 课程组深入挖掘湘潭地域文化精髓,将花鼓戏、竹编工艺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自编的《湘江谣》皮影戏在湖南省非遗展演中引发轰动,该剧组核心成员已成立"00后非遗工作室",计划三年内培养500名青年传承人。

(三)《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该计划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共建,每年选拔20名尖子生参与"早培计划",2023届毕业生李明哲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相关成果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收录,成为该校首篇发表在顶级期刊的本科生论文。

暖心护航铸就成长基石 (一)"成长合伙人"制度 学校创新推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合伙人"档案,由班主任、学科导师、企业导师、家长代表组成帮扶小组,2023年高考前,该制度成功帮助37名临界生实现逆袭,其中王雨桐同学从年级620名跃升至全省第38名。

(二)心理健康"阳光工程" 投资300万元建设的"心语阁"心理健康中心,配备情绪识别AI机器人、生物反馈治疗仪等先进设备,2023年开展的"压力管理训练营"覆盖全校85%学生,心理测评异常率同比下降62%,特别设立"解忧信箱"线上平台,累计回复学生咨询信件2300余封。

(三)生涯规划"北斗导航" 生涯规划中心与华为、中车等50家企业建立人才联培机制,开发"职业探索"虚拟现实课程,2023届毕业生中,选择"新工科"专业的占比达41%,涌现出"00后航天工程师"陈宇航、"数字游民"李思睿等先进典型。

社会影响辐射三湘大地 (一)教育帮扶形成示范效应 作为湖南省"强基计划"试点学校,湘潭一中连续五年开展"星火计划",向薄弱学校输送骨干教师86名,捐赠教学设备价值超千万元,2023年与隆回县第三中学共建的"云端课堂",实现两校12个学科同步教学,惠及学生3000余人。

(二)教育品牌赢得社会认可 学校连续五年位居湖南省高考质量监测排行榜前三,2023年获评"全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示范区",在"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湘潭一中作为湖南唯一代表,分享"五育融合"实践经验,其自主研发的《智慧教育白皮书》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收录推广。

(三)创新成果服务社会发展 学生团队研发的"智慧养老监护系统"已在中和街道试点应用,相关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与湘潭大学共建的"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可降解塑料替代材料,产品成本较进口原料降低40%,已签订5000万元订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湘潭一中正以"教育报国"为使命,探索"大先生"培养新范式,2023届毕业生中,有选择扎根乡村教育的"燃灯者",有投身科技攻关的"追光者",也有传播中华文化的"新使者",这所百年学府用实力证明:真正的教育,不仅培养知识的载体,更锻造精神的火种,让每朵青春之花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全文共计15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