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7高考全国2卷生物,2017高考全国二卷生物

2017高考全国2卷生物,2017高考全国二卷生物

《2017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解析与备考策略研究》试题整体分析(287字)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试卷结构保...

《2017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解析与备考策略研究》

试题整体分析(287字)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1. 试卷结构:选择题40分(8×5),非选择题60分(实验探究题20分,综合题40分)
  2. 分值分布:必修模块占比65%(细胞结构15分,遗传规律20分,稳态调节15分),选修模块占比35%(生态学10分,生物技术8分,现代生物科技12分)
  3. 难度系数:0.62(区分度0.28),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命题原则
  4. 新增趋势:图表分析题占比提升至35%,实验设计题要求提高至SOLO分类理论4级水平

核心考点深度解析(612字) (一)细胞结构与代谢(15分)

线粒体与叶绿体比较(第7题)

  • 考点:结构(基质、膜系统)、功能(呼吸链、光合链)、遗传物质(DNA含量)
  • 命题特点:采用"排除法"考查学生辨析能力,正确率78.3%

光反应与暗反应关系(第8题)

  • 突破点:建立"输入-加工-输出"动态模型
  • 典型错误:混淆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转化关系

(二)遗传规律(20分)

单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第9题)

  • 知识点:测交法应用、性状分离比计算
  • 难度系数:0.58(中等偏难)
  • 解题关键:构建P1×P2→F1→F2的完整推理链

数量性状遗传(第10题)

  • 命题创新:引入"显性假显性"概念
  • 数据处理:要求建立"基因型-表型"对应表
  • 典型误区:忽略显性纯合与杂合表型差异

(三)稳态调节(15分)

神经-体液调节(第11题)

  • 考查重点:激素作用特点、反馈调节机制
  • 考生易错:混淆反馈调节的"正负"类型

内环境稳态(第12题)

  • 实验设计:探究尿素循环的影响因素
  • 分析要点:变量控制、数据图表解读
  • 能力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对照实验

(四)生态系统(10分)

能量流动(第13题)

  • 新增考点: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 计算模型:1/4×1/3×1/23=1/234
  • 命题意图:强化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物质循环(第14题)

  • 知识整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循环
  • 关键突破:理解"固定-释放"循环周期

(五)选修模块(35分)

生物技术(8分)

  • 基因工程:载体构建(第15题)
  • 考查重点:限制酶选择、标记基因作用

现代生物科技(12分)

  • 基因编辑:CRISPR-Cas9原理(第16题)
  • 能力要求:绘制基因编辑流程图

生态学(10分)

  • 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第17题)
  • 新增考点:次级消费者角色转变

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446字) (一)命题趋势研判

  1. 知识融合度提升:跨模块综合题占比达40%
  2. 实验探究题升级:要求设计原创性实验方案
  3. 图表分析题深化:涉及多维度数据解读
  4. 核心素养导向:强调科学思维与科学态度

(二)备考实施策略

基础知识重构(一轮复习)

  • 建立"三维度知识网络":
    • 纵向:必修模块逻辑链
    • 横向:学科交叉点
    • 深度:原理推导过程

专题突破(二轮复习)

  • 重点攻克三大模块:
    • 遗传规律(构建推理树状图)
    • 稳态调节(绘制反馈机制图)
    • 生态系统(建立能量流动模型)

模拟训练(三轮复习)

  • 模拟题设计原则:
    • 题型分布:5:3:2(选择:实验:综合)
    • 难度梯度:基础题60%+中等题30%+难题10%
    • 时间分配:选择题35分钟,非选择题75分钟

(三)应试技巧提升

选择题:

  • 排除法:选项与题干矛盾项优先排除
  • 特殊值法:代入极端数据验证
  • 图表法:关键数据定位与趋势判断

实验探究题:

  • 现象描述→变量分析→结论推导
  • 注意事项:自变量控制、对照组设置、数据记录规范

综合题:

  • 解题步骤: ①信息提取(关键词定位) ②建立模型(概念图解构) ③逻辑推理(假设验证) ④结论表述(专业术语规范)

典型错题诊断(304字) (一)细胞代谢类错误

  1. 光反应产物混淆:将ATP与NADPH关系颠倒
  2. 糖酵解定位错误:误认为在细胞膜进行
  3. 诊断方法:建立"输入-加工-输出"代谢流程图

(二)遗传规律类错误

  1. 基因型推断失误:未考虑测交法验证 2.性状分离比计算错误:忽略显隐性关系
  2. 纠正策略:绘制"P→F1→F2"完整推理树

(三)生态学类错误

  1. 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错误:未统一单位
  2. 物质循环周期判断失误:混淆固定与释放阶段
  3. 提升方案:制作"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比表

(四)实验设计类错误

  1. 变量控制缺失:未设置空白对照
  2. 实验步骤顺序混乱:操作逻辑不严谨
  3. 优化建议:采用"目的-变量-方法-步骤"四步分析法

备考资源推荐(106字)

  1. 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3
  2. 教辅:五三高考全刷版(2017最新版)
  3. 试题:近五年全国卷Ⅱ真题汇编
  4. 工具:生物概念图制作软件(XMind)
  5. 视频资源:B站"李政生物"专题讲解

98字)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充分体现新高考改革方向,在保持基础性同时强化高阶思维考查,备考应注重知识体系重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和综合思维训练,通过三轮复习策略实现"基础巩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