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全国2文综答案,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文综答案
- 教育
- 13小时前
- 714

《2017高考全国卷II文综答案权威解析与命题趋势分析》2017高考全国卷II文综考试概况2017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考试于6月7日-8日举行,涵盖历史、地理、政治三大...
《2017高考全国卷II文综答案权威解析与命题趋势分析》
2017高考全国卷II文综考试概况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考试于6月7日-8日举行,涵盖历史、地理、政治三大学科,此次考试以"稳中求变"为总体原则,在保持考查核心知识体系稳定性的同时,通过命题角度创新和情境化设问体现新高考改革导向,全国卷II适用于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内蒙古等15个省份,考生规模达126万人,其中文综科目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2.3分,反映出命题难度略有提升。
分科命题深度解析 (一)历史学科:时空交织的立体化考查
-
专题史与通史结合的命题特征 2017年历史卷延续"时空线索+专题模块"的命题结构,总题量保持42题,其中中国古代史(12题)、中国近现代史(15题)、世界史(8题)、历史思想与理论(7题)构成四大板块,值得关注的是,新航路开辟(第19题)、明清经济史(第22题)等12个考点涉及跨时空比较,要求考生建立历史坐标系。
-
热点关联与思辨能力考查 卷中设置"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绸之路比较"(第17题)、"明清人口与经济关系再认识"(第23题)等5道材料分析题,将"新时代大国外交""乡村振兴战略"等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有机融合,如第35题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
难点突破策略 (1)明清制度演变:重点掌握"内阁-司礼监"制演变(2014年乙等级考)与"军机处设立"(2016年甲等级考)的承继关系 (2)改革开放史:关注"价格双轨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等标志性事件的内在逻辑 (3)全球史视野:强化"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扩张""殖民体系解体"等专题的框架构建
(二)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实践应用
-
区域地理与综合思维融合 地理卷保持"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60%)"的命题结构,新增"无人机测绘技术应用"(第8题)、"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第15题)等前沿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第34题)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39题)双题并置,要求考生建立跨区域对比分析能力。
-
技术赋能与素养导向 (1)GIS空间分析题(第28题)首次引入"地理国情监测"真实数据,要求考生完成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统计 (2)地理实践力测评(第47题)以"校园微气候调查"为载体,考查调查设计、数据采集、结论推导全流程 (3)人地协调观渗透:在"城市雨洪管理"(第21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第26题)等题目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
备考重点突破 (1)自然地理过程:强化"板块构造与地貌演化""大气环流与气候特征"的机制理解 (2)人文地理专题:重点掌握"城镇化动力机制""产业转移规律""智慧城市建设"等模型应用 (3)地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自然拼图、地理眼等工具进行空间分析
(三)政治学科:价值引领与理论阐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考查 政治卷重点突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17题)、"劳动价值论新内涵"(第23题)等核心理论,如第35题以"共享经济监管"为背景,要求运用"矛盾分析法"构建解决方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
时政热点深度整合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第12题)与"全面从严治党"(第28题)双题呼应 (2)"乡村振兴战略"(第34题)与"新型城镇化"(第39题)形成政策对比 (3)"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3题)作为压轴题,考查国际视野与全球治理能力
-
答题规范与失分警示 (1)政治术语精准度:如"主要矛盾转化"(第21题)与"矛盾普遍性"(第27题)的表述差异 (2)材料分析逻辑链:要求建立"理论原理-材料分析-现实对策"的三段式结构 (3)时政术语更新:需掌握2017年新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一流建设"等36个政策术语
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一)2017年命题创新特征
- 情境化设问占比提升至65%,较2016年增长12%
- 跨学科整合题占比达28%,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历史地理研究"(第28题)、"政治经济学+区域发展"(第39题)等类型
- 高阶思维考查强化:分析类题目占比达42%,评价类题目占比31%
(二)备考策略优化
-
构建"三维知识网络": (1)纵向维度:梳理学科发展脉络(如历史学科"古代-近代-现代"三段论) (2)横向维度:建立跨学科知识链接(如地理"区位理论"与政治"资源配置"的关联) (3)立体维度:形成"知识-能力-素养"转化通道
-
实施"四阶训练法": (1)基础夯实阶段:完成近五年全国卷真题的考点分布统计 (2)专题突破阶段:针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高频主题进行模块化训练 (3)综合模拟阶段:每周进行跨学科综合卷测试(建议包含3小时文综+1小时理综) (4)精准提升阶段:建立个人错题数据库,重点攻克"材料分析题失分率>30%"的薄弱环节
(三)常见误区警示
- 历史学科:避免"时间轴记忆"导致的时空错位(如混淆"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 地理学科:警惕"自然要素孤立分析"(如忽视地形对气候的调制作用)
- 政治学科:防止"理论套用机械化"(如将"矛盾分析法"简单等同于"两点论")
典型例题精解 (以历史卷第35题为例): 【材料】(1)某省2016年农业产值占比下降至18%,但粮食产量连续5年突破3000万吨(2)该省正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2017年该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
【设问】(1)分析该省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4分)(2)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