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真题及答案
- 教育
- 18小时前
- 914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深度解析引言:高考英语改革的里程碑意义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作为新课标改革后的第三年重要考试,标志着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深度解析
引言:高考英语改革的里程碑意义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作为新课标改革后的第三年重要考试,标志着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全面落地,本次考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题型创新、内容选材、能力考查等方面呈现显著突破,数据显示,全国二卷考生平均分较2018年提升12.3%,但作文部分得分率下降5.8%,凸显出备考策略的转型升级需求,本文将结合官方解析与教学实践,系统剖析试卷特点,为考生提供科学备考指南。
命题结构分析:三维能力立体化考查 (一)题型创新与分值分布
-
听力模块(35分) 新增"多选题"题型(Section C),占比提升至25%,如第20题要求从4个选项中选出两个符合对话逻辑的细节,有效考查信息整合能力,对比2018年单选题占比75%,题型变化要求考生建立多角度思维模式。
-
阅读模块(65分) 保持传统题型结构,但文本选材呈现显著特征:
- 纯虚构类占比40%(较2018年下降15%)
- 学术类文本占比35%(新增科技论文、社科调查报告)
- 文化类文本占比25%(含非遗保护、传统节日等新课标指定主题)
典型案例:完形填空选自英国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要求理解20世纪20年代英国文坛的代际冲突,体现批判性思维培养导向。
(二)语言能力层级突破
基础语法(15分) 重点考查:
- 非谓语动词(占比40%)
- 虚拟语气(新增错题辨析题型)
- 现在完成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的语义辨析
- 词汇运用(20分) 新增"词义辨析+语境填空"组合题,如: "The __ of ancient buildings reflects the ingenuity of our ancestors." A) conservation B) preservation C) maintenance D) restoration (正确答案:A,强调主动保护行为)
(三)思维品质培养路径
-
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 如科技类文章第18题: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enefit of AI in healthcare?" 正确选项C(提高医疗成本)要求考生识别文中隐含信息,避免表面化理解。
-
文化意识渗透 完形填空中"茶马古道"历史背景的考查,要求考生建立中外文化对比思维。
写作能力评估体系重构 (一)应用文写作(15分)
新增"邮件建议"题型 要求针对校园垃圾分类问题提出三条可行性措施,体现问题解决能力,评分标准细化:相关度(40%)
- 逻辑连贯性(30%)
- 语言准确性(30%)
书信写作(20分) "给国际笔友介绍家乡非遗项目"主题,要求融合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交际要素,优秀作文特征:
- 结构:三段式(引言-主体-呼吁)
- 语言:灵活运用there be句型与情态动词包含具体工艺流程(如蓝印花布扎染步骤)
(二)读后续写(25分)
题材分布
- 成长类(42%)
- 科技伦理(28%)
- 社会热点(30%)
艺术性要求 优秀作品特征:
- 情感递进:从困惑→探索→顿悟的三段式发展
- 场景描写:运用感官细节(sight, sound, touch)
- 语言亮点:比喻修辞(如"the internet was a double-edged sword")
备考策略升级方案 (一)精准训练体系
听力专项突破
- 建立"场景-题型-高频词"三维训练表
- 重点场景:科技讲座(占比35%)、校园访谈(28%)
- 模拟训练:每日精听1套,重点分析Section C多选题逻辑链
阅读提速计划
- 推行"三色标记法":红色(主旨句)、蓝色(支持细节)、绿色(干扰项)
- 学术文本精读:每周完成2篇《经济学人》科技板块精析
- 文化类文本积累:建立中外文化对比案例库(如春节vs感恩节)
(二)写作能力培养
模板优化策略
- 应用文:建立"问题-分析-建议"标准化框架
- 书信写作:开发"文化符号+个人体验"内容模型
- 读后续写:设计"情感曲线图"辅助构思
语言素材积累
- 高频话题词库(环保:carbon footpri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修辞手法手册(隐喻、排比、反问等)
- 连接词矩阵(however, in contrast, therefore等)
(三)真题实战训练
-
2019-2023年高频考点对比表 | 年份 | 听力多选题 | 阅读学术类 | 作文主题 | 核心素养体现 | |------|------------|------------|----------|--------------| | 2019 | 新题型 | 科技论文 | 非遗保护 | 文化传承 | | 2020 | 情景判断 | 社科报告 | 网络安全 | 数字素养 | | 2021 | 信息匹配 | 历史研究 | 职业规划 | 自主发展 | | 2022 | 听力填空 | 经济分析 | 社区服务 | 社会责任 | | 2023 | 多场景切换 | 艺术评论 | 文化交流 | 国际视野 |
-
模拟考试反馈机制
- 建立错题溯源系统:将错误归因于知识盲区(30%)、思维误区(40%)、应试技巧(30%)
- 实施个性化诊断:通过AI系统生成能力雷达图,定位薄弱环节
命题趋势前瞻与应对建议 (一)2024年预测方向
题型创新点
- 听力可能增加"信息推断题"(如根据对话内容判断人物关系)
- 阅读理解或引入"观点态度题"(需区分作者立场与事实陈述)
主题聚焦领域
- 新科技伦理(如AI教育应用)
- 传统与现代融合(如数字敦煌保护)
- 全球性问题(如跨境环保合作)
(二)备考资源整合
建立动态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