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重庆,高考回重庆考可以吗
- 教育
- 8小时前
- 930

一场关于归属与成长的返乡之旅【导语】2023年6月25日,当全国高考成绩揭晓时,我的手机屏幕上同时跳出两条消息:一条是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另一条是家乡重庆轨道交通...
一场归属与成长的返乡之旅
【导语】2023年6月25日,当全国高考成绩揭晓时,我的手机屏幕上同时跳出两条消息:一条是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另一条是家乡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新开通的施工进度播报,这个看似寻常的夏夜,却成为我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最终选择回到这座山城完成学业,在重庆大学城完成从"游子"到"新重庆人"的身份蜕变。
归乡时刻:当分数遇上机遇(438字) 6月25日晚八点,我蹲在重庆大学城学生公寓的阳台上,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轻轨列车,手中握着两份截然不同的信息,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通知书上,烫金的校徽在台灯下泛着微光;而手机推送的新闻则显示,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提前15天完成首通段轨道铺设。
这个选择源于半年前的一次偶然,在重庆参加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时,我注意到重庆大学城正在新建的智慧教室群:全息投影的阶梯教室、配备VR设备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与腾讯共建的数字文创中心,这些在北方高校尚处规划阶段的设施,在重庆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更关键的是,母亲作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在启动"人才回流计划",对返乡就读的学生提供最高8000元的学业资助。
城市进化论:解构重庆的"新质生产力"(426字) 回乡首周,我带着测绘专业所需的无人机来到两江新区,在智飞大数据中心,工程师演示的"城市生命线"监测系统令我震撼:通过5.6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着轨道交通、桥梁隧道、地下管廊的运行状态,这个曾经以火锅闻名的城市,如今在数字经济领域已形成年产值超5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重庆大学城,我参与了由本地企业发起的"山城智造"创新项目,我们团队设计的智能渣土车调度系统,通过融合北斗定位与AR实景导航,使渣土车空驶率从38%降至12%,这个项目获得重庆市"青创板"300万元种子基金,让我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并非抽象概念——它体现在洪崖洞改造中植入的AR导览系统,反映在轨道环线上每个站点配备的无人零售终端,更渗透在每栋写字楼玻璃幕墙上的光伏发电单元。
文化基因解码:火锅里的巴渝密码(415字) 7月第三个周末,我跟随民俗学教授在十八梯老街进行田野调查,当教授指着正在修缮的"巴人吊脚楼"模型解释"千厮门长江大桥"设计灵感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复兴正在构建新的叙事逻辑,洪崖洞的吊脚楼形制被解构成现代建筑语言,湖广会馆的移民记忆转化为数字文创IP,连街边老茶馆的盖碗茶都升级为"巴适茶"智能冲泡系统。
在参与重庆方言保护项目时,我发现年轻一代创造着独特的"赛博方言":用"巴适得板"形容5G信号稳定,拿"火锅底料"比喻区块链底层架构,这种文化创新让我想起在重庆大学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看到的"方言语音交互系统"——当系统识别到你说"要得",会自动切换成更精准的语音指令,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在生成独特的重庆智慧。
教育生态重构:在山水之间寻找学习坐标(404字) 9月开学首日,我在重师附中的"行走的课堂"中找到了新的学习范式,学生们在洪崖洞进行建筑测绘时,通过AR眼镜调取历代修缮档案;在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分析气候数据,同步生成城市微气候模型,这种"场景化学习"颠覆了我对传统课堂的认知——地理课在缙云山生态圈展开,物理课在长江索道缆车中进行,甚至编程作业要解决"轻轨穿楼"结构的安全监测问题。
在重庆大学智慧教室,我体验了"全息跨校协作"系统:与北航学生通过3D投影共同设计长江大桥维保方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发缙云山生物多样性数据库,这种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使重庆高校的科研转化效率提升40%,印证了"教育新基建"的战略价值。
未来进行时:我的"山城方程式"(384字) 站在重庆两江协同发展区,我尝试解构这座城市的未来方程式:0.5的包容性(对差异的接纳)+1的持续力(每年新增12所专业学院)+1.5的开放度(国际学生占比达8.7%)=2的创新发展系数,这个公式在西部科学城得到验证——这里每平方公里承载着3.2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平均入住周期缩短至6.8个月。
我的职业规划也随之调整:放弃传统建筑测绘方向,转向"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领域,在长安工业大学的"未来工厂"实训基地,我主导开发了渝中老城更新数字沙盘,通过BIM技术还原1940年代建筑风貌,同时预留5G基站、充电桩等新基建接口,这个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特等奖,更让我获得中建三局"未来城市设计师"岗位。
【当轻轨10号线载着我的行李驶向大学城时,车窗外的山城轮廓正在暮色中渐显,这座曾被喻为"8D城市"的魔幻之地,如今正以"智造型都市"的新姿态重构未来,或许正如火锅沸腾时的那层红油——既有传统底料的醇厚,又包含花椒辣椒的鲜香,更涌动着牛油与菌菇的交融,而我,不过是这场持续千年的城市进化中,又一代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