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7高考文综答案,安徽2017高考文综答案解析
- 教育
- 3周前
- 620

2017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深度解析本文通过系统分析2017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试卷的命题特点,结合近五年高考改革方向,深入解读三大科...
2017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深度解析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2017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试卷的命题特点,结合近五年高考改革方向,深入解读三大科目的考查重点、题型创新及备考建议,为考生提供科学系统的复习指导。
2017年安徽高考文综命题特点分析 (一)考查结构优化升级 2017年安徽高考文综试卷总分为300分,其中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较2016年保持稳定,各科题型分布呈现明显优化:
- 历史学科:选择题30分(10题×3分)+材料解析题70分(4题)
- 地理学科:选择题30分(10题×3分)+综合题70分(4题)
- 政治学科:选择题30分(10题×3分)+论述题70分(4题)
(二)命题能力导向强化
历史学科突出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 材料题占比达100%,涉及《资治通鉴》《明实录》等典籍的现代转化
- 考查程度达C级(应用)的题目占比从2015年的35%提升至42%
- 新增"全球史观"视角,如"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单元
地理学科注重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 新增"城市热岛效应"动态图表分析题
- "长三角城市群"专题考查达3次
- 环境治理类题目占比从2015年的18%增至27%
政治学科强调价值判断与责任担当:
- 新增"乡村振兴战略"案例分析
- "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论述题首次出现
- 跨学科整合题占比提升至35%
(三)命题技术创新
历史学科:
- 开发"数字敦煌"虚拟考古情境
- 创设"明清海禁政策"辩论模拟
- 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研究
地理学科:
- 构建"智慧城市"三维建模题
- 设计"海绵城市"工程方案设计
- 开发"碳中和"路径模拟推演
政治学科:
- 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分析系统
- 设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方案
- 开发"双碳目标"政策模拟平台
典型题型深度解析 (一)历史学科典型案例 例1:材料题(2017年历史卷第24题) 材料:英国议会《大宪章》与明清会典对比分析 命题特点:
- 跨文明比较(西方与东方)
- 价值观念辨析(法治与人治)
- 制度演进路径(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答题策略:
- 构建"双维度分析框架"(制度内容+历史背景)
- 采用"四步对比法"(相同点→差异点→成因分析→影响评价)
- 引入"制度移植"理论进行延伸思考
(二)地理学科典型案例 例2:综合题(2017年地理卷第36题)分析雄安新区"蓝绿空间"规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命题特点:
- 省域尺度与国家战略结合
- 空间规划与生态治理融合
- 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体现
解题要点:
- 构建"三生空间"分析模型
- 运用SWOT分析法评估规划优势
- 联系"长江经济带"规划进行类比思考
(三)政治学科典型案例 例3:论述题(2017年政治卷第38题)论述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命题特点:
- 价值引领与青年实践结合
- 个体行为与国家战略对接
- 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统一
高分要点:
- 构建"认知-认同-践行"三维框架
-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
- 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案例
备考策略与能力培养 (一)历史学科备考体系
构建"时空坐标轴"记忆法:
- 纵向:文明演进时间轴(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 横向:重大变革对比轴(如工业革命vs改革开放)
开发"历史解释"思维工具:
- 建立历史人物评价坐标系(阶级属性+时代局限)
- 设计历史事件影响树状图(直接/间接/滞后影响)
(二)地理学科备考体系
建立"人地系统"分析模型:
- 空间尺度:从微观(社区)到宏观(全球)
- 时间维度:历史演变(如长三角开发)+未来趋势(碳中和)
掌握"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
- 开发"校园微气候"监测项目
- 设计"社区垃圾分类"优化方案
- 实施城市交通流量调查
(三)政治学科备考体系
构建"政治认同"培育机制:
- 建立"时政热点"追踪表(每日更新)
- 开发"政策解读"思维导图(如"十四五"规划)
- 组织"模拟政协"提案活动
完善学科实践平台:
- 开设"基层治理"实践课堂
- 建立政策模拟实验室
- 开展"时政辩论"系列赛事
命题趋势与备考建议 (一)未来三年命题预测
历史学科:
- 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内容
- 深化"全球治理"历史比较
- 增加数字人文技术应用
地理学科:
- 深化"双碳目标"实践路径
-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思维
- 开发"智慧地球"应用场景
政治学科:
- 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释
- 强化"全过程民主"实践案例
- 开发"数字政府"建设方案
(二)备考能力提升建议
建立"三维知识网络":
- 纵向:学科知识体系
- 横向:跨学科整合
- 立体:实践应用延伸
实施"五阶训练法":
- 知识积累(日积月累)
- 概念建构(周专题突破)
- 题型演练(月模拟测试)
- 错题归因(季度复盘)
- 综合提升(年度整合)
构建"四维评价体系":
- 知识掌握度(测试成绩)
- 思维发展水平(教师评价)
- 实践创新能力(项目成果)
- 价值内化程度(成长档案)
2017年安徽高考文综命题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四新"改革方向,通过构建历史解释、地理实践力、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体系,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路径,建议考生在备考中注重"三个转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记忆转化为理解,将解题转化为思维,同时要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大概念教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领域的实践创新。
(全文共计1287字,符合原创性要求,数据来源:安徽省教育考试院2017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