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文科文综答案,2017年文综高考
- 教育
- 1天前
- 652
2017高考文科文综答案解析与命题趋势分析2017年高考文科文综命题特点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综)在继承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强...
2017高考文科文综答案解析与命题趋势分析
2017年高考文科文综命题特点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综)在继承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强化核心素养导向,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均设置大量材料分析题;二是注重跨学科知识整合,如地理与政治结合的"一带一路"专题;三是突出时政热点关联,将"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等最新政策融入试题,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统计,当年文综平均分较2016年下降3.2分,反映出试题区分度的提升。
地理科核心考点解析(共35分) (一)自然地理(18分) 1.气候类型判断题(12题) 解析:通过等高线图和气温曲线图,判断某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关键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特征,参考答案应包含气候类型定义、季节特征对比、成因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河流地貌形成题(15题) 解析:结合长江三峡案例,分析河流阶地形成过程,答案需涵盖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作用)、沉积物堆积(堆积作用)三阶段,并引用"溯源侵蚀"专业术语。
(二)人文地理(17分) 1.人口迁移影响题(21题) 解析: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背景,分析短期与长期影响,短期:促进本地就业,缓解大城市压力;长期: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需注意辩证分析正负效应。
城市规划题(22题) 解析:针对某滨海城市扩张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标准答案应包括:TOD模式引导集约开发、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轨道交通网络完善、生态红线划定等具体措施。
历史科重点题型突破(40分) (一)中国史(24分) 1.明清经济题(8题) 解析:比较"白银货币化"在明与清的不同表现,明:推动资本主义萌芽;清:导致财政危机,需结合《天工开物》等史料佐证。
思想文化题(10题) 解析:分析宋明理学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要点包括:朱熹理学传播路径(朝鲜、日本、越南)、科举制度借鉴、心学发展(王阳明与阳明学)。
(二)世界史(16分) 1.工业革命比较题(9题) 解析:对比英国与德国工业化路径,英国:市场驱动+殖民扩张;德国:政府主导+技术追赶,需引用"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等理论支撑。
国际关系题(7题) 解析:论述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的作用,答案应包含:打破两极格局、促进南南合作、提供第三条道路等维度,并提到万隆会议决议。
政治科高频考点梳理(45分) (一)政治与法治(18分) 1.基层治理题(5题) 解析:结合"枫桥经验"案例,说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机制,答案需涵盖"网格化管理""群众参与""法治保障"三要素,引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内容。
监察体制改革题(13题) 解析:论述监察委员会与纪委的职能区别,重点对比监督对象(监察委员会针对所有公职人员)、调查权限(监察委员会有调查权)、工作方式(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
(二)哲学与政治(27分) 1.辩证思维题(11题) 解析:以"人工智能发展"为背景,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答案应体现:技术发展的普遍矛盾(效率与伦理)、具体表现(就业结构变化)、解决路径(制度创新+教育改革)。
时政分析题(16题) 解析: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论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需完整表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表述。
命题趋势深度解读 (一)能力考查维度升级 1.信息提取能力:材料题占比达65%(2016年为58%) 2.逻辑分析能力:要求构建"现象-原因-影响"三维分析框架 3.综合运用能力:跨学科整合题占比提升至22%
(二)核心素养具象化 1.历史解释:通过"丝绸之路"专题强化时空观念 2.地理实践力:新增"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模块 3.政治认同:设置"宪法修正案"专题强化法治意识
(三)命题技术革新 1.大数据支持:建立"5年考点分布数据库" 2.智能组卷:实现"3+X"题型动态组合(3道客观题+X道主观题) 3.防作弊机制:采用"三色答题卡+双频段识别"技术
备考策略优化建议 (一)知识体系重构 1.构建"时空轴+能力链"双维模型 2.制作"高频考点思维导图"(建议包含50个核心概念) 3.建立"时政热点关联库"(按季度更新)
(二)应试技巧提升 1.材料题"三步答题法":
- 第一步:信息提取(标注5-8个关键数据)
- 第二步:逻辑梳理(绘制"问题树")
- 第三步:答案组织(采用"总-分-总"结构)
主观题"踩点得分法":
- 每个要点配2-3分,需明确标注理论出处
- 使用"①...②...③..."序号规范表述
(三)模拟训练方案 1.分阶段训练:
- 基础阶段(3-6月):完成3套真题精讲(重点突破错题)
- 强化阶段(7-9月):进行5套模拟考(严格计时)
- 冲刺阶段(10-12月):实施"专题突破+全真模考"
错题管理:
- 建立错题档案(按学科分类)
- 制作"高频错误清单"(建议包含20个易错点)
- 进行"错因归因分析"(知识盲区/审题失误/表达不当)
典型例题深度剖析 (以历史科第25题为例)分析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2分) 标准答案: 1.积极影响:
- 保障主权完整(引用郑和下西洋史料)
- 促进手工业发展(对比江南市镇繁荣)
消极影响:
- 阻碍中外交流(对比英国工业革命)
- 延缓制度变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对比)
辩证认识:
- 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 近代化进程中的教训
评分标准:
- 每个要点3分(共6分)
- 辩证分析2分
- 史料引用1分
(注:此为简化版解析,完整答案需包含具体史实和理论支撑)
特别提示 1.关注2023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变化 2.警惕"新概念"陷阱(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术语的运用) 3.强化"四史"知识储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