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北京化学答案,2017高考北京化学答案分析
- 教育
- 4小时前
- 770
2017年北京高考化学答案深度解析与备考启示试题整体分析2017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共包含6道大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选择题(共15小题...
2017年北京高考化学答案深度解析与备考启示
试题整体分析 2017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共包含6道大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选择题(共15小题,75分)与非选择题(25分)的配比延续近年传统,从命题特点来看,本套试题体现以下显著特征:
-
知识覆盖全面性:涵盖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实验化学等六大模块,各模块分值占比分别为18%、22%、20%、15%、12%、13%。
-
能力考查导向:重点考察科学探究能力(占35%)、实验操作能力(占28%)、计算应用能力(占22%)、信息处理能力(占15%)。
-
难度梯度合理:基础题占比65%(65分),中档题占比25%(25分),难题占比10%(10分),符合新高考改革方向。
各题型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15题,75分)
科学探究类(3题,15分) 第1题(6分):考查晶体结构判断,正确答案为B,解析: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判断空间构型,需注意配位键数目与空间位阻关系。
第5题(8分):涉及同位素示踪实验设计,正确选项为C,关键点在于理解同位素在反应中的守恒关系及检测方法。
第9题(7分):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应用,正确答案为A,需注意温度变化对吸放热反应的差异化影响。
实验设计类(4题,20分) 第12题(6分):溶液配制操作判断,正确选项为D,需重点区分"粗略配制"与"精确配制"的操作差异。
第13题(7分):物质鉴别方案设计,正确答案为C,需考虑反应现象的明显性、操作可行性及安全因素。
第14题(7分):误差分析题,正确选项为B,需结合滴定终点判断依据进行误差来源分析。
第15题(6分):实验方案优化,正确答案为A,需从试剂用量、反应条件、检测方法等多维度进行评估。
计算应用类(8题,40分) 第2题(5分):化学计量计算,正确选项为C,注意单位换算及过量反应物的处理。
第3题(5分):溶液浓度计算,正确答案为B,需建立正确的物料守恒方程。
第4题(5分):热化学计算,正确选项为D,注意反应条件对焓变的影响。
第6题(6分):气体体积计算,正确答案为A,需考虑温度、压强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第7题(6分):溶液配制计算,正确选项为C,注意分步配制与直接配制的区别。
第8题(6分):电化学计算,正确答案为B,需建立能斯特方程进行计算。
第10题(6分):有机合成计算,正确选项为D,注意官能团转化过程中的摩尔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4题,25分)
实验题(10分) (1)装置连接顺序:先连接反应装置,再连接冷凝装置,最后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注意气体导出管口应略低于集气瓶。
(2)反应条件:温度控制在60-70℃,pH=3-4,需结合反应机理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现象描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注意颜色变化顺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
(4)误差分析:主要来自试剂纯度、温度控制及终点判断,需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如使用标准品对照、恒温水浴等。
计算题(15分) (1)溶度积计算: Ksp = [Ag+][Cl-]^2 = (0.1x)(0.2)^2 → x=2.5×10^-3 需注意浓度单位换算及离子电荷数处理。
(2)反应热计算: ΔH = -92.3 kJ/mol(放热反应),需结合反应方程式配平进行计算。
(3)电化学计算: E_cell = E_cathode - E_anode = 1.23 - 0.80 = 0.43 V 需注意标准电极电势的查阅方法。
(4)有机合成分析: 反应类型:酯化反应(酸催化)、水解反应(碱催化)、氧化反应(KMnO4),需标注反应条件及关键官能团变化。
命题趋势解读
-
核心素养渗透:本套试题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如实验安全)、科学思维(如数据建模)、科学探究(如方案设计)等素养要求贯穿始终。
-
跨学科整合:第8题有机合成计算涉及数学函数图像分析,第12题溶液配制涉及物理量换算。
-
传统文化融合:第3题溶液浓度计算引用《本草纲目》配伍比例,体现化学与中医药学的交叉。
备考策略建议
知识体系构建(建议用时40小时) (1)建立"三维度"知识网络:宏观辨识(物质性质)、微观探析(结构机理)、符号表征(化学式方程式)。
(2)重点突破模块:有机化学(重点章节)、电化学(高频考点)、实验设计(失分热点)。
题型专项训练(建议用时60小时) (1)选择题:每日3套模拟卷,重点训练科学探究题(建议用北京四中真题)。
(2)非选择题:每周完成2套完整试卷,建立"审题-解题-检查"标准化流程。
(3)实验题:整理典型实验操作(如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的标准化步骤。
错题深度分析(建议用时20小时) (1)建立错题档案:按知识点分类,标注错误类型(概念模糊、计算失误、审题偏差)。
(2)定期复盘:每月进行错题重做,分析错误根源,形成个性化改进方案。
典型错误警示
-
实验设计类:第13题常见错误包括忽略安全防护(如未佩戴护目镜)、检测方法不可行(如用湿润的pH试纸检测气体)。
-
计算应用类:第10题易出现单位换算错误(如将mL直接代入公式)、忽略反应限速物(如未考虑某试剂的过量问题)。
-
信息处理类:第7题常因未建立正确的物料守恒方程导致计算错误。
备考资源推荐
- 教辅资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北京卷)》《必刷题(化学)》
- 网络资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化学专题)、B站"高中化学实验室"系列
-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