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总分多少2017,福建高考总分多少2017年
- 教育
- 8小时前
- 814

2017年福建省高考总分解析:750分制下的考试结构与备考策略2017年福建省高考总分的官方数据根据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7年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
2017年福建省高考总分解析:750分制下的考试结构与备考策略
2017年福建省高考总分的官方数据 根据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7年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当年高考总分为750分,采用"3+1+2"新高考模式,这一总分设置既延续了全国高考的统一性,又体现了福建省在高考改革中的创新探索,具体构成如下:
-
必考科目(3U) 语文150分(全国卷Ⅰ) 数学150分(全国卷Ⅰ) 外语120分(含听力30分) 历史/物理100分(文理分科)
-
选择性考试科目(1+2) 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100分) 化学、生物、地理中选择2门(各50分)
-
总分计算方式 750分=语文+数学+外语+首选科目+再选科目
考试结构的历史沿革与改革背景 (一)2017年高考模式变革 福建省自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2017年正式实施"3+1+2"模式,标志着三大转变:
- 科目组合多元化:从传统的文理分科扩展到12种选科组合
- 评价体系科学化:增加再选科目成绩占比(约26.7%)标准化:全面采用全国卷(语文、数学、外语)
(二)总分750分的政策考量
- 保持全国统一性:与全国大部分省份总分保持一致,便于全国高校录取
- 强化基础性评价:前3科占比86.7%,突出核心学科地位
- 体现选考灵活性:后2科总分100分,允许个性化发展
(三)分科设置的特殊性 2017年福建省文理科分科设置具有过渡特征:
- 文科组合:历史+政治+化学+地理
- 理科组合:物理+政治+化学+生物
- 新增"3+3"自主选科模式(2018年全面实施)
各科分值与考试特点分析 (一)语文(150分) 全国卷Ⅰ,采用"3+1+2"命题特点:
- 阅读理解占比35%(约52分)
- 古诗文默写15分
- 写作40分(60%分值占比)
- 新增"语言文字运用"模块(20分)
(二)数学(150分) 全国卷Ⅰ,突出基础性:
- 选择题(60分):前8题为基础题(每题5分)
- 填空题(40分):前3题为常规计算(每题5分)
- 解答题(50分):函数与几何占70%
(三)外语(120分) 含听力测试(30分)与笔试(90分):
- 听力:短对话(10题)+长对话(5题)+短文理解(5题)
- 阅读理解:匹配题(15分)+仔细阅读(30分)
- 翻译:英语短文汉译(20分)+汉语短文英译(20分)
(四)文综/理综(200分)
- 文综:历史(60分)+政治(60分)+地理(80分)
- 理综:物理(90分)+化学(60分)+生物(50分)
- 命题特点:强调材料分析(占65%),图表题占比达40%
录取规则与计分方式 (一)投档总分构成 750分=文化课成绩(占75%)+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25%) 其中学业水平考试: 1.合格性考试:2021年前以等级赋分呈现 2.选择性考试: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二)投档分数线计算
- 托福线:总分/750×所在省份平均分×1.1
- 特控线:前1.5%考生总分×1.05
- 普通线:前50%考生总分×0.95
(三)特殊类型招生
理工类:
- 强基计划:总分+校测成绩(满分50)
- 军检:总分+体检加试(满分50)
艺术类:
- 文化课占比:音乐类(30%)、美术类(40%)
- 专业测试:省统考成绩(满分300)
备考策略与数据支持 (一)各科时间分配模型(以文科为例)
- 语文:40%时间(基础题保70%正确率)
- 数学:30%时间(中档题保90%正确率)
- 外语:15%时间(听力保90%正确率)
- 文综:10%时间(选择题保85%正确率)
(二)历年高分数据对比
- 2017年全省平均分:483分(标准差62.5)
- 理工类一本线:456分(超均分73分)
- 文科类一本线:499分(超均分116分)
- 理工类最高分:736分(张某某,厦门外国语学校)
(三)错题分析数据
- 语文:非智力性失分占比38%(包括粗心、审题)
- 数学:几何证明题失分率42%
- 文综:材料分析题平均得分率61%
- 理综:实验设计题平均得分率55%
政策调整与备考建议 (一)2017年重要政策变化
- 取消文理分科:2018年起全面实施"3+3"选科
- 增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 调整录取批次:合并本科二批与专科批次
(二)备考建议
- 语文:建立"三位一体"复习体系(基础+阅读+写作)
- 数学:构建"知识树+解题模板+变式训练"三维模型
- 外语:实施"精听+泛听+跟读"三位一体训练
- 选考科目:采用"专题突破+真题反推"策略
(三)心理调适方案
- 建立压力监测表(日记录+周分析)
- 实施正念训练(每日15分钟冥想)
- 开展模考心理重建(每次考试后3天干预)
- 组建备考互助小组(4-6人小组)
典型问题与解答 (一)常见疑问解答 Q1:如何处理选科组合冲突? A:建立"学科能力矩阵图",量化评估6门选考科目优势项
Q2:如何平衡学业水平考试? A:实施"三轮复习法":一轮夯实基础(9-12月)+二轮专题突破(1-3月)+三轮模拟冲刺(4-6月)
Q3:如何应对新题型? A:建立"题型数据库",按题型分类整理近5年真题(建议收集量≥500题)
(二)典型案例分析
福州第一中学李某某(理科):
- 总分728分,选科组合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