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7高考官方标答,2017高考题目

2017高考官方标答,2017高考题目

2017高考官方标答解析: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2017年高考命题背景与整体特点2017年全国高考首次全面实施"3+3"新高考模式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

2017高考官方标答解析: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

2017年高考命题背景与整体特点 2017年全国高考首次全面实施"3+3"新高考模式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本次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全国卷覆盖15省份,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五大学科试题均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根据官方发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各科命题呈现四大核心特征:

  1. 核心素养导向:语文强化文化传承与思辨能力,数学注重逻辑思维与创新应用,英语侧重跨文化交际与批判性思维
  2. 跨学科整合:理综物理与化学综合实验题占比达35%,文综历史与地理时空关联分析题占比28%
  3. 情境化命题:85%试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如数学导数题以共享单车调度为背景
  4. 创新性考查:英语阅读理解引入"信息差"题型,语文作文首次出现"人工智能"命题方向

各科命题深度解析 (一)语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阅读理解(全国卷Ⅰ)

  • 文言文阅读《张衡传》侧重"科技文化传承"主题,重点考查"地动仪原理"等细节理解
  • 实用类文本《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首次出现,要求分析"技术伦理"等前沿议题
  • 非连续性文本《敦煌数字供养人项目》占比20%,考查数据可视化解读能力

作文题《工匠精神,中国价值》

  • 官方评分标准显示:立意深刻(35%)、结构严谨(25%)、语言凝练(20%)、情感真挚(20%)
  • 高频得分点:传统工艺现代化案例(如景泰蓝修复)、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联

古诗文默写(新增《兰亭集序》选段)

  • 首次出现"流觞曲水"等生僻字,考查准确率仅62.3%
  • 教育部反馈:强化经典文化记忆,建议建立"名篇高频考点库"

(二)数学:从解题能力到思维能力的跃升

选择题(全国卷Ⅱ)

  • 第8题"双曲线与圆的交点问题"引入参数方程,考查数形结合能力
  • 第12题"函数最值问题"设置"分段函数陷阱",正确率仅58.7%

填空题(全国卷Ⅰ)

2017高考官方标答,2017高考题目

  • 第16题"等差数列与不等式综合"要求建立递推关系,得分率41.2%
  • 第19题"向量应用"以高铁调度为背景,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解答题(理数卷)

  • 第20题"解析几何"三问递进式设问,涉及椭圆离心率、几何最值、参数范围
  • 第21题"导数应用"首次出现"函数零点分布"新题型,需建立方程组求解

(三)英语:核心素养的立体化考查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 真题选自《经济学人》科技专栏,涉及"脑机接口技术伦理"讨论
  • 难度系数0.58(全国平均),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达42分

七选五(全国卷Ⅱ)

  • 题干设计"人工智能发展脉络",考查逻辑连接词使用(however, furthermore等)
  • 答案分布呈现"2-3-2"规律,首尾段匹配题占比60%

书面表达(应用文)

  • 真题"撰写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函",要求格式规范(称呼、日期、签名)与专业术语
  • 官方反馈:语法错误率同比上升15%,需加强学术英语写作训练

(四)文综/理综:跨学科思维的综合考验

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 历史部分"改革开放史"占比40%,重点考查"农村改革中的基层创新"
  • 地理"一带一路"专题题涉及"中欧班列运输成本分析",需计算运费与海运对比
  • 政治"新时代党建"材料题要求建立"制度优势-治理效能"逻辑链

理综(物理化学生物)

  • 物理第25题"电磁感应"三重情境转换(发电机-电动机-充电宝)
  • 化学第29题"有机合成"要求设计"三级醇制备方案",涉及反应机理与安全考量
  • 生物第38题"基因工程"实验设计题,需评估"农杆菌转化效率"影响因素

备考策略与能力培养 (一)构建"三维备考体系"

知识维度:建立"考点-题型-真题"三维数据库

2017高考官方标答,2017高考题目

  • 语文:整理近五年30篇热点作文题(如科技、文化、教育)
  • 数学:归纳"导数压轴题"的12种命题模式(参数分离、几何转化等)

能力维度:培养"四阶思维模型"

  • 信息提取(阅读理解)
  • 概念重构(数学建模)
  • 逻辑推演(实验设计)
  • 创新应用(跨学科问题)

实践维度:开展"真题溯源"训练

  • 每月完成1套"命题人视角"模拟(如数学卷Ⅱ第21题)
  • 建立"错题溯源本",标注命题意图与能力要求

(二)重点突破策略

语文作文:

  • 建立"热点-素材-结构"三位一体素材库(建议分科技、文化、民生三大类)
  • 掌握"PEEL结构法"(Point-Evidence-Explanation-Link)
  • 每周撰写2篇"命题人模拟作文",重点训练"辩证思维"

数学压轴题:

  • 解析几何:掌握"离心率法"(椭圆/双曲线)、"几何变换法"(坐标平移)
  • 导数应用:建立"单调性-极值-最值"三级解题框架
  • 每天完成1道"命题人改编题"(如将2016年导数题参数替换为变量)

英语阅读:

  • 构建"题干关键词-文章定位词-选项干扰项"对应表
  • 掌握"信息差定位法"(如数字、专有名词、最高级)
  • 每日精读2篇《中国日报》外刊,分析长难句结构

命题争议与教育反思 (一)争议焦点

语文作文"工匠精神"命题引发"价值观引导"讨论

  • 支持观点:契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化职业认同
  • 反对观点:过度强调传统美德,忽视批判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