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宋史,高考宋史苏轼传
- 教育
- 7小时前
- 1178

从考试趋势到备考策略宋史在高考历史中的定位与价值(1)学科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宋史作为中国古代史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从考试趋势到备考策略
宋史在高考历史中的定位与价值 (1)学科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宋史作为中国古代史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下册中占据约15%的篇幅,与秦汉、隋唐、明清形成完整的时间轴线,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创新(如文官体系)、经济转型(货币经济成熟)和文化突破(理学兴起)构成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以2023年全国乙卷为例,宋史相关考点占比达23%,超过明清史总和。
(2)核心素养培养载体深度契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时空观念方面,可梳理"澶渊之盟"到"靖康之变"的百年变局;在史料实证层面,可分析《宋会要辑稿》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差异;在历史解释维度,能探讨"重文抑武"政策的双面影响;在家国情怀培养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至今具有现实意义。
高频考点与命题规律解析 (1)政治制度专题 ①科举制度演变:从"糊名""誊录"到"分号取士"的防舞弊措施,重点掌握王安石变法中的科举改革(如"三舍法")及其局限性,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25题即以"王安石变法与科举改革"为核心命题。
②官制体系特征:三衙与枢密院分权制衡、通判监督地方、台谏制度强化监察,需注意"元丰改制"对传统官制的突破与回归,如恢复宰相制度但削弱实权。
(2)经济史核心议题 ①货币经济成熟:交子(1023年四川创制)到会子(南宋纸币)的演变,结合《宋会要辑稿·食货》分析纸币流通范围与通货膨胀关系,2021年浙江卷第41题即考查交子贬值的经济原因。
②海外贸易突破:市舶司制度(泉州、广州)与《市舶条法》的立法进程,重点对比北宋市舶司与南宋市舶司职能差异,2023年山东卷材料题涉及泉州港出土南宋沉船文物分析。
(3)文化思想演进 ①理学形成脉络:周敦颐《太极图说》→程颢"天理"命题→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陆九渊"心学"争鸣,需注意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时代互动,如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会(1205年)。
②文学艺术成就: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与"婉约派"(李清照、柳永)的审美分野,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寻寻觅觅》比较艺术特色,2022年湖南卷第38题即以宋词为载体考查文学观念。
(4)军事与对外关系 ①边防体系演变:北宋"更戍法"与"守内虚外"战略的困境,南宋"川陕宣抚司"与"荆湖宣抚司"的军事改革,需掌握"澶渊之盟"(1005年)与"绍兴和议"(1141年)的异同比较。
②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出土南宋沉船"南海一号"(1997年发现)的瓷器贸易实证,结合《诸蕃志》分析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网络,2023年广东卷第42题即以泉州海外交通史馆为背景设置情境题。
备考策略与能力提升路径 (1)构建三维知识网络 ①时间轴:以"960-1279"为主线,标注重大事件(如建隆之治、王安石变法、崖山海战)及其影响节点。
②空间图:绘制"北宋经济重心南移"路线图,标注汴京、临安、泉州等关键城市。
③概念树:以"重文抑武"为枢纽,延伸至科举改革、军队建设、对外政策等分支。
(2)真题训练方法论 ①命题规律识别:近五年全国卷宋史考点分布显示,经济制度(35%)、政治变革(28%)、文化思想(22%)、军事外交(15%)为四大重点,2024年预测可能新增"宋代科技成就"(如沈括《梦溪笔谈》)考点。
②答题模板提炼:
-
材料分析题:采用"背景-内容-影响"三段式(例:分析交子贬值原因→经济因素:铜钱不足;政治因素:官府滥发;社会因素:商民抵制)
-
论述题:运用"总-分-总"结构,每段设置"观点+史实+分析"框架(例:论王安石变法成功之处→青苗法缓解灾荒;市易法稳定物价;保甲法强化基层)
(3)跨学科整合实践 ①历史地理学:结合《宋史·地理志》分析"两税法"实施后的土地开垦分布。
②经济学视角:运用"供需理论"解释南宋交子贬值(需求>供给)。
③社会学方法:通过《东京梦华录》分析北宋市民社会生活。
前沿动态与备考建议 (1)学术研究新动向 ①数字人文应用:如"宋会要数据库"(北京大学)的在线检索功能,2023年发现《宋会要辑稿》中交子的原始记载37处。
②环境史视角: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揭示宋代"小冰期"对农业的影响。
(2)备考资源推荐 ①权威著作:《宋史》(元脱脱主编)、《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剑桥中国宋史》(贾雷德·怀特利)
②数字资源: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国知网"宋史专题研究"
③模拟题库:近三年高考真题汇编(2021-2023)、新高考命题趋势预测(2024版)
(3)应试技巧强化 ①时间分配:选择题控制在40分钟内,论述题预留50分钟(建议每大题15分钟构思,30分钟写作)
②卷面规范:采用"四段式"答题法(观点陈述→史实支撑→逻辑分析→总结提升),每段首句提炼核心论点
③错题管理:建立"宋史错题档案",分类记录时间线混淆(如"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概念界定不清(如"枢密院"与"三衙"职能)等问题
未来趋势与核心素养培育 (1)命题方向预测 ①深度整合:可能将宋史与元明清史结合,如"比较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政策异同"
②现实关照:涉及"宋代监察制度与现代反腐机制"等跨时空
下一篇:哈姆雷特高考,哈姆雷特高考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