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高考报志愿入口,2020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
- 教育
- 11小时前
- 734
2017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入口开通时间、流程解析与填报技巧约1800字)2017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背景与政策解读2017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首年,高考录取模...
2017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入口开通时间、流程解析与填报技巧 约1800字)
2017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背景与政策解读 2017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首年,高考录取模式由传统的"三三制"(文理分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调整为"3+3"模式(语数外+物理/历史/综合),这一改革对志愿填报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和院校专业组设置需要考生充分理解。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告,2017年普通高考录取工作于6月25日-7月15日进行,6月25日12:00开通普通本科批次录取系统,7月2日12:00开通专科批次录取系统,考生需特别注意:2017年是首批实施"院校专业组"投档的省份,每个志愿由1所高校的1个专业组构成,每个专业组包含多个专业,且专业录取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
志愿填报入口开通时间轴 (以2017年实际执行情况为准)
志愿填报系统开通时间
- 6月25日 08:00-20:00:填报提前批(含军警、公费师范生等)
- 6月25日 12:00-20:00:填报普通本科批次(含提前批未招满院校)
- 7月2日 08:00-20:00:填报专科批次
关键时间节点提醒
- 6月26日 12:00:提前批录取结束
- 6月28日 12:00:普通本科批次第一次投档
- 7月3日 12:00:专科批次录取开始
- 7月8日 12:00:本科批次征集志愿
系统维护时间 每年6月24日、7月1日进行系统维护,期间无法登录填报。
志愿填报全流程操作指南 (附2017年真实案例演示)
系统登录与账号安全
- 访问入口:https://pg.eeagd.edu.cn(2017年官方网址)
- 账号密码:考生号+预设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6位)
- 安全提示:建议设置包含字母、数字、符号的复合密码,并开启短信验证
-
招生计划查询技巧 (以2017年某考生案例为例) 考生张三(理科,分数568分): ① 登录"高考录取信息平台",选择"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 ② 按学科类别筛选:优先查看"理学-数学类"、"工学-计算机类" ③ 重点标注:标注"中外合作办学"(学费约4万/年)、"实验班"(如华南理工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④ 注意专业备注:如"计算机类(含人工智能方向)"
-
志愿填报操作步骤 (以本科批次为例) ① 选择批次:普通本科批次 ② 填报院校专业组:
- 第一志愿:中山大学(物理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组)
- 第二志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类-人工智能方向)
- 第三志愿: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类-数据科学专业) ③ 设置投档分数:建议设置为568分(实际分数) ④ 提交确认:6月25日14:00前完成提交
查询与修改机制
- 查询通道:每日20:00可查询"已提交志愿"
- 修改权限:系统开放期间可修改,但需注意:
- 每批次仅允许修改2次
- 修改后需重新提交确认
- 征集志愿期间不可修改已确认志愿
填报策略与风险防控 (基于2017年录取数据总结)
梯度设置黄金法则 (2017年本科批次录取数据)
- 理科批次线:465分(2017年)
- 优质高校梯度建议:
- 冲:680-690分(清北、国防七子)
- 稳:650-670分(985中上游)
- 保:600-630分(211高校)
- 调:570-600分(省属重点)
专业填报避坑指南 ① 警惕"专业名称陷阱":
- 案例:华南理工大学的"智能医学工程"(非医学类专业)
- 建议:查看专业代码(如0801为计算机类)
② 注意"专业级差"影响: 2017年广东本科批次级差为3分(B类院校),即同一专业组内,投档分数差超过3分时,分数低者可能被调剂。
③ 谨慎选择"特殊招生专业": 如南方科技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分数通常高于普通专业30分以上)
政策红利捕捉要点 ① 中外合作办学:
- 优势:国际化培养(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风险:学费较高(约3-5万/年)
- 录取线:通常低于普通专业50-100分
② 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农村考生):降10-30分录取
- 省级专项计划(贫困地区):降5-20分录取
- 注意:需在6月20日前完成网上确认
常见问题深度解析 (基于2017年考生咨询高频问题整理)
Q1:平行志愿是否"一次定终身"? A:非也,根据2017年录取数据,本科批次平均投档3次,最高可达6次,建议设置3个梯度志愿,预留调剂空间。
Q2:专业调剂是否会影响就业? A:需辩证看待,以华南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类"为例,调剂专业可能包括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与主专业关联度较高,但若考生坚持某专业,需承担被调剂风险。
Q3:如何利用"专业库"功能? A:登录系统后,点击"专业库"可查看:
- 专业热度(2017年计算机类报考量达12.8万)
- 就业率(如金融学类平均就业率92%)
- 学科评估(教育部第四轮评估结果)
Q4:跨类别填报可行吗? A:2017年允许跨类别填报,但需注意:
- 物理类考生报考历史专业需选考C3(历史)
- 文科考生报考计算机类需选考C1(物理)
- 跨类别录取概率降低约40%
数据安全与防骗指南 (2017年典型案例警示)
警惕虚假信息渠道
- 案例:某考生因点击"2017高考志愿填报秘籍"虚假链接,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 防骗措施:
- 仅通过"广东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信息
- 警惕"高价志愿填报指导"(2017年查处诈骗案件23起)
系统操作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