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英语二卷听力,2017高考英语二卷听力答案
- 教育
- 3小时前
- 750
2017高考英语二卷听力真题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改革趋势与命题特点2017年高考英语二卷听力部分延续了近年来命题改革方向,在题型设置、材料选择和考查重点...
2017高考英语二卷听力真题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改革趋势与命题特点 2017年高考英语二卷听力部分延续了近年来命题改革方向,在题型设置、材料选择和考查重点上呈现出新特点,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命题说明,二卷听力部分共25题,总时长25分钟,材料长度由2016年的280-320词增至300-350词,平均语速较一卷快0.3个单词/秒,这种调整使得考查重点从单纯的辨音能力转向对语篇逻辑、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
从题型分布来看,2017年二卷听力包含:
- 短对话(10题):占比40%,多为日常交际场景
- 长对话(5题):占比20%,涉及学术讨论或社会议题
- 短文理解(5题):占比20%,包含叙事类和说明文
- 听力填空(5题):占比20%,考查细节信息捕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听力填空题要求考生在听懂内容基础上完成5个关键词的准确提取,这对学生的即时反应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当年阅卷数据显示,该题型平均得分率仅为68.5%,成为制约整体听力成绩提升的关键瓶颈。
2017年高考英语二卷听力真题解析 (一)短对话典型题型分析 2017年二卷短对话共10题(Section A),主要考查以下能力:
- 识别说话者意图(如建议、询问、确认)
- 理解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
- 推理对话背景 示例: Q1: What does the man mean when he says "You can't get a better deal anywhere else"? A) The woman should buy a different product B) The store is having a special promotion C) The product is of low quality D) The price is too high
正确答案:B 命题解析:考查"特殊促销"的隐含表达,男士使用"better deal"和"anywhere else"的对比结构,配合"having a special promotion"的明示信息,构成典型的让步转折语境。
(二)长对话的命题创新 Section B包含5个长对话,涉及三个新场景:
- 校园心理咨询(对话1)
- 学术讲座预约(对话2)
- 社区活动报名(对话3)
- 实验室设备借用(对话4)
- 毕业论文指导(对话5)
值得关注的是,对话4和5首次出现"专业术语解释"环节。 "Please note that the confocal microscope requires prior calibration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此处不仅考查学生对"confocal microscope"(共聚焦显微镜)的理解,还要求掌握"calibration"(校准)等专业词汇,体现对学科英语能力的考查。
(三)短文理解的出题规律 Section C的5篇短文呈现"3叙事+2说明"的文体结构:
- 历史人物传记(如:居里夫人科研经历)
- 校园生活记事(如:社团招新过程)
- 科技发展综述(如:5G技术演进)
- 社会现象分析(如:共享单车管理)
- 环保倡议书(如:垃圾分类实施) 特征:
- 细节题占比60%(如:时间、地点、数字)
- 推理题占比30%(如:作者态度、事件影响)
- 主旨题占比10%(如:文章核心观点)
(四)听力填空的命题陷阱 Section D的填空题出现三大新型干扰项:
- 语义同义替换(如:"eco-friendly"替换"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 数据变形(如:将"45%"表述为"less than half")
- 逻辑关系重构(如:将因果句式改为条件句式) 解析: 原文:"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allocated $2 million to upgrade the park facilities, which will be completed by next summer." 填空题:"The park facilities will be finished by ____." 干扰项:A) 2018 B) 2019 C) 2020 D) 2021
正确答案:A 命题陷阱:通过"allocated"(分配)暗示资金到位时间,与"completed"(完成)形成时间差,考生若忽略"by next summer"的时间参照,易选C项。
备考策略与训练方法 (一)分阶段强化训练体系
基础阶段(1-2个月)
- 每日精听:选取高考真题进行逐句听写,重点训练连读弱读(如:"gonna"读作"gonna"而非"gonna")
- 词汇积累:建立"场景高频词库",如租房场景包含:rent(租金)、security deposit(押金)、 utilities(公用事业费)等
提升阶段(1个月)
- 情景模拟训练:针对不同题型设计专项练习
- 短对话:3分钟内完成10题,准确率需达90%
- 听力填空:建立"关键词预判"机制,根据题干提示词预测答案类型
冲刺阶段(2周)
- 全真模拟:每周进行3套完整听力测试(含填空题)
- 错题分析:建立"错误类型统计表",如: | 错误类型 | 短对话 | 长对话 | 填空题 | |---|---|---|---| | 语音识别 | 12% | 8% | 25% | | 逻辑推理 | 18% | 22% | 35% | | 文化背景 | 5% | 15% | 10% |
(二)突破听力填空的三大关键
建立关键词预判模型 根据题干特征预判答案类型:
- 数字类:年龄、价格、时间
- 地点类:街道名、建筑特征
- 动作类:动词短语、行为描述
强化即时笔记能力 采用"符号缩写系统":
- "w/" = with
- "b4" = before
- "w/o" = without
训练反向验证机制 每完成一道题,立即用原文验证:
- 语音层面:确认连读是否影响理解
- 语义层面:检查同义替换是否准确
- 逻辑层面:验证推理是否符合上下文
(三)文化背景与学术词汇的专项突破
高频文化场景词汇:
- 校园场景:tuition(学费)、transcript(成绩单)、orientation(新生导引)
- 社会场景: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
学术表达强化:
- 数据描述:"a 15% increase" → "增长15%"
- 结论表达:"the study suggests that..." → "研究表明..."
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案 (一)典型错误分析 根据2017年阅卷数据,考生主要错误集中在:
语音识别错误(占比32%):如将"thorough"误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