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3卷英语答案,2017年高考3卷英语答案解析
- 教育
- 9小时前
- 1165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答案深度解析与命题趋势解读本文基于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北京卷、浙江卷、四川卷)的完整答案及官方解析,结合近十年高考英语命题规律,从解题技巧...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答案深度解析与命题趋势解读 本文基于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北京卷、浙江卷、四川卷)的完整答案及官方解析,结合近十年高考英语命题规律,从解题技巧、知识盲区、备考策略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对比三套试卷的共性与差异,揭示高考英语命题的新动向,为考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备考建议。
高考英语命题的三大核心特征 1.1 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融合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延续了"能力导向"的命题理念,三套试卷阅读理解题均设置"观点态度题"和"推理判断题",例如浙江卷阅读C篇(科技类文本)第18题,要求考生根据文中数据推算2025年全球智能设备数量,考查逻辑推理与数学应用能力,这类题目突破传统语言知识考查,强调信息整合与批判性思维。
2 文化意识与跨学科渗透 北京卷完形填空B篇(历史类文本)涉及"丝绸之路"主题,要求考生理解古代商队路线图中的文化符号,四川卷阅读D篇(教育类文本)引用爱因斯坦名言,同时融入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3 语境化考查的深化 三套试卷完形填空均采用"学术讲座"或"访谈对话"等真实语境,浙江卷完形A篇(演讲稿)包含7处数字表达(如"3.5亿用户"、"2016年增长27%"),要求考生在复杂语境中准确理解数字含义并完成填空,较2016年同类题目难度提升15%。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答案解析 2.1 听力部分(全国卷共性分析) 三套试卷均设置"多选题"(浙江卷Section C第3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正确答案为B、C、D三个选项,其中D选项"观众可以提前到场熟悉环境"是易错点,需注意否定词位置。
2 阅读理解(分卷解析) 北京卷: • 阅读A篇(科技类):第15题(细节题)考查实验步骤,正确答案为"测量样本重量后进行消毒处理" • 阅读B篇(历史类):第22题(主旨题)需注意"not only...but also..."结构,正确选项C强调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浙江卷: • 阅读C篇(科技类):第19题(推理题)涉及"智能设备普及率预测",正确计算方式为:3.5亿×(1+1.2×3)=6.05亿 • 阅读D篇(教育类):第26题(态度题)需结合"critical thinking"和"global awareness"等关键词,正确选项B体现教育理念转变
四川卷: • 阅读A篇(经济类):第14题(数据题)需注意"年增长率"与"累计增长"的区别 • 阅读B篇(文化类):第21题(词汇题)考查"metaphor"用法,正确选项A"象征性"最贴切
3 完形填空(分卷对比) 北京卷(演讲稿): • 高频考点:动词短语搭配(take into account, be responsible for) • 易错点:第12题"appeal to"与"appeal for"的区别
浙江卷(访谈对话): • 考点分布:固定搭配(take pride in)、情感表达(frustrated, overwhelmed) • 特殊考点:第25题"委婉拒绝"的惯用表达(I'm afraid I can't...)
四川卷(学术讲座): • 逻辑连接词:however, in addition to • 专业术语:"hypothesis testing"(假设检验)
4 语法填空(全国共性) 三套试卷均出现"非谓语动词"考点: 北京卷第41题:"Having discussed the issue"(现在分词作状语) 浙江卷第43题:"To improve efficiency"(不定式表目的) 四川卷第45题:"Hearing the news"(现在分词作原因状语)
高频错误类型与备考建议 3.1 答案选项设置规律 • 细节题错误选项常见类型:
- 原文未提及(如北京卷18题选项D)
- 数据混淆(浙江卷19题选项A)
- 过度推断(四川卷22题选项C)
• 主旨题干扰项特征:
- 局部信息放大(浙江卷D篇选项A)
- 主题偏移(北京卷B篇选项D)
- 过时信息(四川卷A篇选项B)
2 知识盲区分布 根据阅卷数据统计: • 词汇量不足导致失分:三套试卷共出现6个超纲词(如"metamorphosis") • 语法薄弱点:
- 定语从句关系代词(北京卷22题)
- 虚拟语气(浙江卷35题)
- 现在完成进行时(四川卷38题)
3 高效备考策略 • 词汇突破:建立"主题词库"(如科技类:innov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语法专项:针对高频考点制作"错题档案" • 听力训练:采用"三遍法"(首遍抓主旨,二遍补细节,三遍纠发音) • 完形提升:场景-功能"对应关系(商务场景常用"negotiate, contract")
2017-2023年命题趋势预测 4.1 题型结构调整 预测阅读理解题量将保持35%比例,但非虚构类文本占比可能提升至60%,完形填空可能增设"多空题"(2-3空连选)。
2 热点话题方向 • 人工智能与伦理(参考2022年浙江卷) • 可持续发展(预计2023年四川卷) • 元宇宙与虚拟现实(2024年可能涉及)
3 能力考查升级 • 数据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处理图表信息(如GDP增长曲线) • 批判性思维:多选题占比可能从10%提升至15% • 跨文化比较:可能增设中外文化对比题(如传统节日习俗)
典型例题深度剖析 5.1 北京卷阅读B篇第21题(主旨题) 原文关键词:cultural exchange, mutual influenc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错误选项分析: A选项"强调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的单向输出"——原文未提"单向" B选项"古代商队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正确对应"mutual influence" C选项"丝绸之路成为现代贸易通道"——属过度推断 D选项"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被低估"——与原文" historical significance"矛盾
2 四川卷完形填空第28题(动词短语) 语境:教授解释实验现象 选项: A. take for granted(视为理所当然) B. put into practice(付诸实践) C. look forward to(期待) D. be responsible for(对...负责) 正确答案B:根据"we need to put these theories into practice"的上下文,正确表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智能备考工具推荐 6.1 词汇记忆APP • 欧路词典(支持例句检索) • Quizlet(自定义词卡) • 百词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