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杜甫望岳的深远意境,望岳诗的意思是什么
- 诗词
- 8个月前
- 802

杜甫的《望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壮志豪情,这首诗的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本文目录导读:
杜甫的《望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壮志豪情,这首诗的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望岳》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问句的形式开头,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岱宗,即泰山,是五岳之首,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诗人用“夫如何”这一疑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泰山壮丽景象的无限向往。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雄伟,诗人以“造化钟神秀”来形容泰山的自然美景,意味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创造了这座伟大的山岳,而“阴阳割昏晓”则描绘了泰山日出和日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泰山的神奇魅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观赏泰山美景时的激动心情,荡胸,即心情激动;决眦,即眼睛瞪得很大,诗人以这样的形象描绘了自己在泰山脚下仰望的情景,感叹泰山的壮丽景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也是诗人壮志豪情的体现,诗人表示,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四周的山川,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里的“凌绝顶”不仅是对泰山的向往,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一览众山小”则表现了诗人对困难的蔑视,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望岳》这首诗的意义深远,不仅在于对泰山的描绘,更在于诗人通过泰山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以下是这首诗的几个重要意义:
1、热爱祖国山河: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诗人将其视为祖国的象征。
2、勇于攀登高峰:诗人表示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这不仅仅是对泰山的向往,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种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3、蔑视困难:诗中的“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对困难的蔑视,这种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4、感悟人生:诗人通过观赏泰山的壮丽景色,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这种感悟不仅是对自己的启迪,也是对后人的启示。
《望岳》这首诗意境深远,意义非凡,它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蔑视,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原文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是如此雄伟,绵延千里,齐鲁之地都未能将其尽收眼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是天地之精华,阴阳之变化,让人感受到宇宙的神奇和壮丽。“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泰山上的云海激荡着心胸,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归鸟掠过眼眸,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群山,一切显得如此渺小,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
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情感抒发和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绵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现了泰山的神奇与壮丽;“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让人感受到泰山上的云海与生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时的豪情壮志。
背景与意义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情感为主。《望岳》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开元年间,当时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在登上泰山之后,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望岳》,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望岳》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情感抒发和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它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上一篇:冰龙传奇,冰龙故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