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

中班教案,趣味盎然的故事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力讲故事教案中班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趣味盎然的故事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力讲故事教案中班活动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份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教案,旨在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让幼儿...

本文目录导读:

  1. 教案背景
  2. 教案目标
  3. 教案准备
  4. 教案实施
  5. 教案反思
  6. 导入新课
  7. 学习故事
  8. 角色扮演

在幼儿教育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份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教案,旨在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教案背景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故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通过讲故事,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专注。

2、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复述故事内容,讲述自己的看法。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故事中寻找乐趣,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案准备

1、故事内容:选择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如《小兔子找朋友》。

2、教学材料:故事绘本、多媒体设备、绘画材料等。

3、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区。

教案实施

1、导入环节

(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故事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你们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2)播放故事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讲故事环节

(1)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小兔子找朋友》。

(2)在讲述过程中,注意停顿,给幼儿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

(3)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引导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中班教案,趣味盎然的故事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力讲故事教案中班活动目标

3、情景模拟环节

(1)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表达对角色的看法。

4、绘画创作环节

(1)教师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画面。

5、总结环节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案反思

1、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速和语调,让幼儿能够轻松地跟随着故事情节。

2、在情景模拟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绘画创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故事的乐趣。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相信中班幼儿在故事时间中能够收获满满,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让我们一起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故事的童年吧!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中班教案,趣味盎然的故事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力讲故事教案中班活动目标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活动准备:

1、故事或PPT。

2、角色扮演所需的简单服装和道具。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故事或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学习故事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倾听故事,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让幼儿有时间消化故事信息。

2、播放完毕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提问:“故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事情会这样做?”等,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3、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子,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怎么做?”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幼儿一些道具和服装,增加角色扮演的乐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可以提问:“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下次可以怎么做?”等,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和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