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趣味盎然的故事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力讲故事教案中班活动目标
- 故事
- 8个月前
- 833
在幼儿教育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份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教案,旨在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让幼儿...
本文目录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份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教案,旨在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教案背景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故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通过讲故事,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专注。
2、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复述故事内容,讲述自己的看法。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故事中寻找乐趣,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案准备
1、故事内容:选择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故事,如《小兔子找朋友》。
2、教学材料:故事绘本、多媒体设备、绘画材料等。
3、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区。
教案实施
1、导入环节
(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故事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你们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2)播放故事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讲故事环节
(1)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小兔子找朋友》。
(2)在讲述过程中,注意停顿,给幼儿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时间。
(3)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引导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3、情景模拟环节
(1)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表达对角色的看法。
4、绘画创作环节
(1)教师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画面。
5、总结环节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案反思
1、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速和语调,让幼儿能够轻松地跟随着故事情节。
2、在情景模拟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绘画创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故事的乐趣。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相信中班幼儿在故事时间中能够收获满满,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倾听与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让我们一起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故事的童年吧!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活动准备:
1、故事或PPT。
2、角色扮演所需的简单服装和道具。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故事或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学习故事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倾听故事,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让幼儿有时间消化故事信息。
2、播放完毕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提问:“故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事情会这样做?”等,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3、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和句子,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扮演,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怎么做?”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幼儿一些道具和服装,增加角色扮演的乐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可以提问:“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下次可以怎么做?”等,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和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上一篇:爱国情怀,从微小到伟大
下一篇:小熊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