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正文

词语解析,《岳阳楼记》词语解释

词语解析,《岳阳楼记》词语解释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等词句,形容了岳阳楼的雄伟气势,展现了其“君子之风”。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表达了作者高尚的忧国忧民情怀,成为千古名句。

本文目录导读:

  1. 岳阳楼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乃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之佳作,全文言辞优美,意境深远,诸多词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精妙的表达,以下便对其中一些重要词语进行详细解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守”一词,“谪”意为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守”则指担太守官职,合起来表明滕子京是被贬谪后担任巴陵郡的长官,此词生动地体现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为后文描述岳阳楼的背景奠定了基础。

“越明年”,“越”在这里作“到了”解,简单二字却清晰地标识出时间的跨度,让读者能确切感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政通人和”,这是一个极具概括性的词语。“政通”意味着政事通顺,国家治理有序;“人和”则表示人民和睦相处,此词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展现出滕子京在巴陵郡的治理成效。

“百废具兴”,“百废”泛指各种荒废的事业,“具兴”表示都兴办起来,它形象地传达出曾经衰败的景象如今得以焕然一新,蓬勃发展的景象。

“增其旧制”,“制”指规模、制度,强调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完善,突出了岳阳楼建设的发展与变化。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有“嘱托”之意,表现了作者与滕子京之间的情谊以及所肩负的责任。

“浩浩汤汤”,生动地描绘出湖水广阔浩大且水势汹涌的样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宏大的空间感。

“横无际涯”,“横”突出了湖面的宽广,“际涯”则表示边界、边缘,此词充分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无垠。

“朝晖夕阴”,巧妙地概括了一天中景色的变化,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笼罩,使读者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洞庭湖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气象万千”,高度概括了景色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前人之述备矣”,“备”即详尽的意思,表明前人对岳阳楼的描述已经非常全面。

“迁客骚人”,指被贬谪流放的官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这个词明确了下文所涉及的主体范围。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览物”指观赏景物,“得无”表示推测,意为大概,此句引发读者对不同人面对相同景物会有怎样不同感受的思考。

“若夫淫雨霏霏”,“若夫”表示发语词,引出下文的描述。“淫雨”指连绵不断的雨,“霏霏”则进一步强调了雨的细密状态。

“连月不开”,“开”指放晴,连月都不晴,深刻地营造出一种压抑、阴沉的氛围。

“浊浪排空”,形象地表现出波浪的汹涌澎湃和气势磅礴,仿佛要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生动地描绘出昏暗的天色,与前文的阴沉氛围相呼应。

“山岳潜形”,山岳也隐匿了形体,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昏暗。

“商旅不行”,突出了恶劣天气对商业活动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

“樯倾楫摧”,船桅倒下,船桨折断,极具画面感地展现出风雨对船只造成的破坏。

“薄暮冥冥”,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抑的氛围。

“去国怀乡”,“去国”指离开京城,“怀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迁客骚人在困境中的复杂情感。

“忧谗畏讥”,担忧被人说坏话,害怕被人讥笑,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敏感和不安。

“满目萧然”,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让人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凄凉的氛围。

“感极而悲者矣”,深刻地揭示了这些人因外界环境而产生的极度悲伤之情。

“至若春和景明”,与前文的阴沉形成鲜明对比,“至若”表示另起的话头,“春和”描绘出温暖和煦的氛围,“景明”则强调了景色的明亮美丽。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波浪不起,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和水的光色交融在一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给人以开阔、清新之感。

“沙鸥翔集”,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形象地描绘出水中生物的自由与欢快。

“岸芷汀兰”,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散发着阵阵芳香,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苍翠欲滴,进一步增添了景色的美丽。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展现出一种澄澈、明净的状态。

“皓月千里”,明亮的月光照耀千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浮光跃金”,月光在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极具美感和诗意。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动地描绘出水中月影的美丽和静谧。

“渔歌互答”,渔夫的歌声相互应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欢乐氛围。

“此乐何极”,这种快乐无穷无尽,表达了人们在美好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登斯楼也”,登上这座岳阳楼,引出下文不同情感的抒发。

“则有心旷神怡”,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愉快,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都一起忘掉,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

“把酒临风”,端着酒杯,迎着风,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其喜洋洋者矣”,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嗟夫”,表示感叹,引出下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仁人”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心”指思想、心境。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上述两种人的行为,引发读者对更高境界的思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百姓,体现了高尚的忧国忧民情怀。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在朝廷为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就担忧君主,展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牵挂。

“是进亦忧,退亦忧”,无论进退都有忧虑,表达了一种始终以国家和人民为重的精神。

“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其必曰”,那一定是说,引出下文的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也是范仲淹伟大人格的体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志向。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表现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敬仰和追求,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感慨。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深入解析,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岳阳楼记》的内涵和意义,感受到范仲淹的伟大情怀和卓越才华,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岳阳楼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本文将从词语解释的角度,对《岳阳楼记》中的部分关键词进行详细解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学之美。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在《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不仅是作者登高抒怀的场所,更是寄托作者爱国情怀的象征,在文中,“岳阳楼”一词,既代表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也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是《岳阳楼记》中的核心观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忧”和“乐”两个词语,分别代表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

1、忧:在《岳阳楼记》中,“忧”字多次出现,如“先天下之忧而忧”,这里的“忧”指的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应当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将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2、乐:与“忧”相对,“乐”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乐”并非单纯的快乐,而是包含了“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后的乐观精神,作者认为,只有解决了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的结尾,是作者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物”和“己”两个词语,分别代表了外界的诱惑和个人的情感。

1、物:在《岳阳楼记》中,“物”指的是外界的事物,如功名利禄、地位地位等,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不应被这些外在的事物所迷惑,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己:与“物”相对,“己”指的是个人的情感,在《岳阳楼记》中,作者以“不以己悲”来表达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文人,应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是《岳阳楼记》的精髓,将“忧”与“乐”、“物”与“己”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作者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应当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大事,在实现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又要抵制外界的诱惑,坚守自己的信念。

《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如“岳阳楼”、“忧”、“乐”、“物”、“己”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岳阳楼记》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从而领略古典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