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正文

品味杜甫望岳,登高望远,胸怀壮志望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品味杜甫望岳,登高望远,胸怀壮志望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自古以来,登高望远一直是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便是描绘了他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彰...

本文目录导读:

  1. 原文
  2. 注释
  3. 译文
  4. 赏析

自古以来,登高望远一直是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便是描绘了他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彰显了他胸怀天下的高尚品质。

《望岳》全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指的是泰山,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有“岱宗夫如何”的问句,既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又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紧接着,“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让诗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造化”指自然界,诗人用“钟神秀”来形容泰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泰山之美的独特之处。“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在日出日落时的奇妙景象,仿佛把天地分割成两个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中的“荡胸”形容诗人内心的激荡,他对泰山的壮美景象充满了敬仰之情,而“决眦入归鸟”则描绘了诗人目送归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诗人立志攀登泰山之巅,俯瞰群山,展现了他胸怀壮志的豪情,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更寓意着诗人追求卓越、奋发向前的精神。

《望岳》这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层含义:

1、崇尚自然之美: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尚,他认为,大自然是神奇的、美丽的,是人类心灵得以慰藉的源泉。

2、追求卓越精神:诗人立志攀登泰山之巅,俯瞰群山,展现了他追求卓越、奋发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3、胸怀天下之志:诗人登高望远,心系天下,表达了他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这种胸怀启示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望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彰显了他胸怀天下的高尚品质,这首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学习杜甫的精神,勇攀人生高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拼搏。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原文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指泰山,夫:语气词,表示疑问,如何:怎么样,齐鲁:古代齐、鲁两国所在地,今山东省,青未了:指泰山山色青翠,连绵不断。

2、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聚集了天地间的灵气和秀美,阴阳:指山北和山南,割昏晓:使山南和山北的天色有早晚之分。

3、荡胸:心胸摇荡,曾云:层云,决眦:眼睛睁大,尽量往远处看,入归鸟:眼睛注视着归鸟。

4、会当:终当,终要,凌绝顶:登上山的最高点,一览众山小:从高处俯瞰周围的山,它们都显得矮小。

译文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雄伟?齐鲁大地在你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天地间的灵气和秀美都聚集在你身上,山南和山北的天色有早晚之分。

层云使心胸摇荡,眼睛睁大,尽量往远处看,注视着归鸟。

终有一天,我会登上你的最高点,从高处俯瞰周围的山,它们都显得矮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设问的形式,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齐鲁大地的广袤,次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聚集了天地间的灵气和秀美,以及山南和山北的天色有早晚之分,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神秘,第三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了泰山层云使心胸摇荡,眼睛睁大,尽量往远处看,注视着归鸟的情景,展现了泰山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终有一天会登上泰山的最高点,从高处俯瞰周围的山,它们都显得矮小的决心和志向,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是一首经典的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