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除夜中的岁月流转与人生感悟,白居易写的除夜的意思
- 诗词
- 3个月前
- 961
《除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独特的笔触描...
《除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除夜之夜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他在这个特殊时刻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开篇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诗人回忆起去年的元夜,花市繁华,灯火通明,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这里的“元夜”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诗人通过描绘元夜的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卷。
诗中又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人感慨地说,今年的元夜,月亮和灯火依旧,但去年的人却不见了,这里的“去年人”指的是那些已经离世的亲朋好友,诗人用“泪湿春衫袖”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诗中,“除夜”一词有着特殊的意义,所谓“除夜”,是指农历除夕之夜,也就是农历新年的前一天,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实际上就是在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结尾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希望亲人朋友长久地陪伴在自己身边,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白居易在这里引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通过这首《除夜》,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感悟,他对时光流逝有着深刻的认识,诗中的“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他对人生百态有着独特的见解,诗中的“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反映了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道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表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除夜》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在诗中,白居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夜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更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学会珍惜当下,关爱亲人,珍惜时光。
《除夜》
原文:
《除夜》 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将至,壮心违。 除夜无他异,归来未可知。 愿君长入梦,莫使泪沾衣。
注释:
1、岁暮纷多思:岁暮,一年之末,纷,纷乱,多思,思绪繁多。
2、天涯渺未归:天涯,远方,渺,遥远,未归,不能归来。
3、老将至,壮心违:老将至,年老将至,壮心违,壮年的志向被违背。
4、除夜无他异:除夜,除夕之夜,无他异,没有其他不同。
5、归来未可知:归来,返回故乡,未可知,无法知道是否能归来。
6、愿君长入梦:愿君,希望对方,长入梦,常常进入梦境。
7、莫使泪沾衣:莫使,不要让,泪沾衣,泪水沾湿衣服。
译文:
一年将尽,心中纷乱,思绪繁多;
远方天涯海角,渺渺茫茫,何时能归?
年老将至,壮年的志向却被违背;
除夕之夜,没有什么不同,但归来却未知。
愿君常常进入我的梦境,不要让泪水沾湿我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多个情感元素,如岁暮、天涯、老将至、壮心违等,营造出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除夜无他异,归来未可知”一句,既描绘了除夕夜的普遍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愿君长入梦,莫使泪沾衣”则是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而著称,这首诗创作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是在一个岁末之际,诗人远离故乡,身处天涯海角之时所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无奈。
本文链接:http://ckjjw.cn/2024/11/9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