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

趣味盎然,那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歇后语小故事20篇

趣味盎然,那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歇后语小故事20篇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以其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让我们走进那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感受歇后语的...

本文目录导读:

  1. 巧舌如簧
  2. 指鹿为马
  3. 杯弓蛇影
  4. 画蛇添足
  5. 对牛弹琴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以其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让我们走进那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感受歇后语的魅力。

巧舌如簧

话说古代有个名叫张三的年轻人,他善于辞令,能言善辩,一天,他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个卖鸡的老婆婆让他帮她把鸡卖出去,可张三却一句好话也没有说,老婆婆急得团团转,突然想起了一个歇后语:“巧舌如簧,能说会道。”她灵机一动,对张三说:“张三,你若能让我把这只鸡卖出去,我就把鸡送给你。”

张三听了,心中暗喜,便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围着鸡转了一圈,说:“这鸡羽毛鲜艳,肉质鲜嫩,真是上等的好鸡啊!”老婆婆听后,心中窃喜,连忙点头称是,果然,不久后,就有顾客前来购买,老婆婆如数将鸡卖掉,还将鸡送给了张三。

指鹿为马

秦朝末年,赵高为了篡夺皇位,故意在朝堂上指鹿为马,企图混淆视听,有一天,赵高带着一只鹿来到朝堂,对皇帝说:“陛下,这是臣寻得的一匹骏马,请您欣赏。”皇帝一看,大惊失色,说:“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狡辩道:“这鹿之所以像马,是因为它被臣施了魔法。”皇帝不信,赵高便当众宣布:“谁若能指鹿为马,便赐予他黄金千两。”

这时,一个名叫魏征的大臣站出来,说:“臣愿试一试。”说完,他指着鹿说:“这分明是鹿,何来马?”赵高见状,脸色大变,但又不敢发作,从此,魏征因敢于直言而名扬四海。

杯弓蛇影

相传,古代有一个名叫王二的酒鬼,他每天都要喝得酩酊大醉,有一天,王二在酒馆里喝得烂醉如泥,酒馆老板为了惩罚他,故意在酒杯里画了一条蛇,王二醒来后,看到酒杯里的蛇,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再也不敢喝酒,后来,人们便用“杯弓蛇影”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人。

趣味盎然,那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歇后语小故事20篇

画蛇添足

古代有个画家,擅长画蛇,有一天,他在朋友家中作客,朋友为了考验他的技艺,便请他画一条蛇,画家不假思索,挥毫泼墨,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蛇,画完后,他突然觉得还不够完美,便在蛇的尾巴上添了一笔,朋友看了,笑着说:“蛇的尾巴是弯的,你怎么画成直的?”画家却辩解说:“我这是画蛇添足,让蛇更加生动。”

从此,人们便用“画蛇添足”来形容那些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的人。

对牛弹琴

古代有个名叫孔明的智者,他善于以理服人,有一天,他在田野里遇到了一个农夫,便想考验一下农夫的智慧,孔明对农夫说:“你若能回答出我的问题,我便送你一袋粮食。”农夫听后,便问:“请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孔明回答:“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农夫又问:“那我家的牛有多少根毛?”孔明回答:“你家的牛有多少根毛,我就知道多少。”农夫听后,笑着说:“你这是对牛弹琴,我家的牛只有一根毛。”

这些令人捧腹的歇后语小故事,既展示了我国民间智慧的博大精深,又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多积累歇后语,学会运用它们,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短小、风趣、形象且寓意深刻,每一个歇后语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带给我们欢乐,更能让我们领略到其中的智慧和道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句歇后语背后就有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善良老实的哑巴,他在村子里靠做一些零工为生,有一天,村里的一个恶霸看到哑巴独自一人在干活,便心生歹意,想要欺负他,恶霸诬陷哑巴偷了他的东西,哑巴着急地比划着想要解释,可他又说不出话来,周围的人也不理解他的意思,恶霸趁机对哑巴拳打脚踢,哑巴心里有苦却无法诉说,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弱势群体在遭遇不公平时的无奈,也提醒我们要多关心和帮助那些无法表达自己的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传说有一年春节,黄鼠狼看到鸡窝里的鸡肥肥嫩嫩的,就心生贪婪,它穿上一身喜庆的衣服,提着礼物来到鸡窝前,假惺惺地对鸡说:“鸡大哥鸡大嫂,新年好啊,我来给你们拜年啦!”鸡们一开始还有些警惕,但看到黄鼠狼那副热情的样子,就渐渐放松了警惕,黄鼠狼趁机和鸡们套近乎,还说要和它们一起庆祝新年,就在鸡们毫无防备的时候,黄鼠狼露出了真面目,它猛地扑向鸡群,想要抓住几只鸡饱餐一顿,幸好鸡们反应迅速,及时躲进了鸡窝深处,才逃过一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他们表面上的友好往往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这个故事则充满了励志的力量,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非常贪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逃学到溪边玩耍,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好奇地问老妇人在做什么,老妇人说她要把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铁杵那么粗,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妇人却笑着说:“只要我天天磨,总有一天会磨成的。”李白听了老妇人的话,深受启发,他意识到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从此,李白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代文豪,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能因为困难就轻易放弃。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这句歇后语也有一个有趣的来历,从前有一个书生,他非常清廉正直,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有一次,他的上司想要提拔他,就暗示他要送一些礼物,书生坚决拒绝了上司的要求,说自己只想凭自己的本事做事,上司见书生如此固执,就故意刁难他,让他去处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件,书生没有退缩,他认真调查案件,最终公正地解决了问题,百姓们都非常敬佩书生的正直和清廉,就用“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来形容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像小葱拌豆腐一样,清清白白,不做任何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歇后语,有一个人看到别人用竹篮打水,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要用竹篮打水呢?”那个人回答说:“我想试试能不能用竹篮打到水。”结果可想而知,水从竹篮的缝隙中流走了,他什么也没打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果方法不对,即使付出了努力也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个歇后语也有一个独特的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和尚非常调皮捣蛋,他经常违反寺庙的规矩,有一天,下雨了,和尚却故意不打伞,在雨中跑来跑去,寺庙的住持看到了,就责备和尚为什么不打伞,和尚却调皮地说:“我是和尚,没有头发,打伞也没用。”住持听了非常生气,说和尚这是无法无天的行为,从此,“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就成了一句歇后语,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遵规矩和法律,不能肆意妄为。

这些歇后语小故事不仅充满了趣味性,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它们让我们在欢笑中领悟智慧,在故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歇后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们想说一个人做事不认真时,可以说“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当我们想说一个人很狡猾时,可以说“狐狸的尾巴——藏不住”,歇后语不仅能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歇后语小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启示,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